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一季度开工受限,供应链运行受阻,对农药行业正常生产经营影响较大。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供的指数表现来看,由于全球性市场需求低迷持续,2020年上半年农药价格指数在延续上一年度低稳态势的基础上,继续下行,整体均在90以下水平。
一季度,部分春耕用药产品在短期内的供应不足导致价格上涨,带动2月价格指数小幅上扬,达89.04;3月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价格指数小幅下降,至88.87。二季度,国内疫情缓解,农药出口逆势回升,指数增长至89.93,达上半年最高值;五六月份,疫情给农药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减弱,价格指数回落显著,降至86.31,为上半年最低值,较4月最高值下跌4.03%。
从农药三大类指数表现来看,杀菌剂产品价格指数波动最为显著,2、4月份杀菌剂价格指数均为139以上水平,分别达139.67和139.46,涨幅较大;杀虫剂价格指数整体下行,由年初的116.56下跌至6月的110.49,跌幅达5.21%;除草剂整体表现较平稳,基本在66.5~67.8范围内波动。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7月11日,农业农村部就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制定农药禁限用地方标准”的建议,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566号建议的答复》(下称“《答复》”)。
根据《答复》,农业农村部近年来在强化高毒农药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
加快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步伐。2002年以来,我部在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已对+67种高毒高风险农药采取了禁限用措施,其中禁止使用的农药45种,限制使用农药22种。
加强高毒高风险农药管理。在试点基础上,制定发布《限制使用农药名录(2017)》,在全国范围组织推行高毒农药等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采取专柜销售、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实现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的全程监管。同时,禁止通过互联网经营销售高毒农药。严格限制高毒农药使用,不得用于果菜茶生产。
加快低毒低风险农药推广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研发、登记,开展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示范推广补助试点,逐步减少高毒高风险农药用量。
据了解,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力开展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工作,采取三项措施,力争5年内分期分批淘汰现存的10种高毒农药。
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组织专家开展10种高毒农药淘汰对农业生产、企业经营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研究,逐个形成综合评估报告,提出高毒农药淘汰的时间表和配套政策措施。
引导企业转产升级。鼓励企业开发引进替代高毒农药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推进转产,加快替代新产品登记审批进程,引导企业转产升级。
加强宣传指导。加大对农民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培训力度,普及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高毒农药淘汰工作落实到位。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