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农药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打击违法经营,切实保障公众食用农产品安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锦屏县农业农村局新年开展“早排查、早部署、早落实”对全县农药市场经营进行规范整顿,确保农民田地里能用上“放心药”。
元旦期间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了农药市场专项检查,执法人员对售卖农药营业点是否按规定建立建全农药进销存台账、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是否存在销售假药现象、经营场所是否与登记相符等情况进行重点核实,做到早排查,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规范锦屏县农药市场经营,该县农业农村局特制定了“锦屏县农药市场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针对前期检查农药市场中仍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制度,落实整改措施。
近日该局组织召开了“锦屏县农药规范经营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该县高级农艺师、技术骨干进行授课,对《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经营管理办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相关办法条例与农药进销存管理电子系统的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进行了详细讲解。授课内容与实际相结合,重点讲授学员需要掌握的关键专业知识和技术要点。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技术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负责人及农药经营人员等共计110人参加此次培训。
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对规范农药市场经营进行了强化宣传,营造"安全用药人人有责、假冒伪劣人人喊打"的浓厚社会监管氛围。下一步锦屏县农业农村局将联合司法、市场监督、各乡镇等部门全面开展农药市场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确保农药的销售使用环节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畜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锦屏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销售农药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连日来,江苏常州市农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结合农资打假冬季行动,开展了农药市场“回头看”执法检查。检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有证的是否依法依规销售、无证的是否偷偷摸摸销售、未取得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资格的是否超范围销售。
执法人员所考量的“证”,是农药经营许可证。2018年8月1日起,全国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全面实施,凡是未取得许可证的,一律不得销售农药。常州市农业部门扎实开展此项工作,截至目前,已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682张,其中包括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许可证38家。据统计,全市有80余家农资店因达不到许可要求,主动退出了农药经营。
农药市场的安全规范,直接关系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在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实施以前,这一行业的经营者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等参差不齐;经营场所、销售台账等管理水平有高有低;对22种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只要是合格产品每家农资店都可以销售。此外,之前我国对网店、贸易公司等主体销售农药未实行经营许可制度,缺乏相应管理法律依据,这给农药市场管理带来了隐患。
对农药经营主体实施“准入”制度之后,农药经营者需要有农学、植保、农药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专业教育培训机构56学时以上的学习经历;有不少于30平方米的经营场所、不少于50平方米的仓储场所,并与其他商品、生活区域、饮用水源有效隔离;有可追溯电子信息码扫描识别设备和用于记载电子台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销售限制使用农药的不仅要求更高、布局更严格,还必须经过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批准;网店和贸易公司等农药销售主体也同步纳入管理。
市农委农药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农药经营者必须配有计算机和扫码设备,通过扫描农药产品标签上的二维码和计算机进、销数量录入,实现进货、销售台账电子化、信息化,让职能部门的监管更有效率。
2018年8月1日之后,常州市农业执法部门先后开展了“拉网式”+“全覆盖”的“农药市场专项执法周”和“回头看”等行动。2017年常州市农药抽检合格率为90.7%。2018年以来,常州市农药抽检合格率稳步上升至94.1%,而且假农药的检出率下降明显,只有不到0.5%。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